机制砂和天然砂的质量标准有哪些?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对砂石材料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在砂石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机制砂作为一种替代天然砂的新型材料,逐渐得到广泛应用。那么,机制砂和天然砂的质量标准有哪些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机制砂质量标准
- 原材料要求
机制砂的原材料主要来自矿山岩石,其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1)岩石的矿物成分应稳定,不得含有过多的有害成分,如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等。
(2)岩石的强度应适中,便于破碎和筛分。
(3)岩石的粒度分布应均匀,有利于生产出符合要求的机制砂。
- 破碎与筛分
(1)破碎:采用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等设备进行破碎,使原材料达到一定的粒度。
(2)筛分:采用振动筛、圆振动筛等设备进行筛分,将破碎后的砂石分离成不同粒度的机制砂。
- 质量指标
(1)粒度:机制砂的粒度应符合《建筑用砂》GB/T 14684-2011的规定,即0.15mm~5.0mm。
(2)含泥量:含泥量应≤3%,且不得含有粒径大于0.15mm的泥土。
(3)含粉量:含粉量应≤5%,且不得含有粒径大于0.075mm的粉粒。
(4)含水量:含水量应≤1%。
(5)坚固性:坚固性应≤8%。
(6)碱活性:碱活性应≤0.6。
二、天然砂质量标准
- 原材料要求
天然砂的原材料主要来自河流、湖泊、海滩等自然沉积物,其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1)矿物成分:矿物成分应稳定,不得含有过多的有害成分。
(2)粒度分布:粒度分布应均匀,有利于生产出符合要求的天然砂。
- 质量指标
(1)粒度:天然砂的粒度应符合《建筑用砂》GB/T 14684-2011的规定,即0.15mm~5.0mm。
(2)含泥量:含泥量应≤3%,且不得含有粒径大于0.15mm的泥土。
(3)含粉量:含粉量应≤5%,且不得含有粒径大于0.075mm的粉粒。
(4)含水量:含水量应≤1%。
(5)坚固性:坚固性应≤8%。
(6)碱活性:碱活性应≤0.6。
三、质量检验方法
粒度测定:采用筛分法测定机制砂和天然砂的粒度。
含泥量测定:采用水洗法测定机制砂和天然砂的含泥量。
含粉量测定:采用筛分法测定机制砂和天然砂的含粉量。
含水量测定:采用烘干法测定机制砂和天然砂的含水量。
坚固性测定:采用硫酸钠溶液浸泡法测定机制砂和天然砂的坚固性。
碱活性测定:采用快速压碎法测定机制砂和天然砂的碱活性。
总之,机制砂和天然砂的质量标准在粒度、含泥量、含粉量、含水量、坚固性和碱活性等方面均有严格规定。在实际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猜你喜欢:智能化选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