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棱镜怎么架设

测绘棱镜组的架设方法有以下几种:

垂吊法

适用于室内使用。

将对中杆吊起来,使之自然垂直于地面。

等待对中杆静止后,观察气泡的偏移,并用改针校正,反复几次,直到气泡居中为止。

全站仪法

架设两台仪器,两台仪器与棱镜大概成90°角,仪器距棱镜20米左右。

立好棱镜,使水泡置中。

仪器十字丝照准棱镜尖,目镜往上移动至棱镜头,观测棱镜头十字丝是否与仪器目镜十字丝重合。

如果不重合,则需调校。

脚架法 (没有全站仪的情况下调水泡):

把对中杆插到三脚架中,把空余的部分用一块毛巾塞紧,但要保证对中杆空余转动。

先把对中杆在一个方向调平(比如东西方向),然后把毛巾塞紧保证它不会松动(但是可以转动),把对中杆转动180度。

悬挂棱镜法

使用带活动支架的带觇板的单棱镜。

先在三角基座上架设整平好棱镜,然后在20米开外架设全站仪整平好。

竖丝瞄准棱镜中心,固定照准部。

在棱镜活动支架和觇板上分别在距边缘5mm处竖丝方向标出记号,在标出记号处用精密车床分别钻1mm小孔,以便于悬挂绳子。

在地面选一高处约2米左右钉上一测点,用线绳挂上悬挂式棱镜,棱镜下端小孔也悬挂一锤球,一人用手稳住,另一人在另一处安置全站仪,整平对中后用竖丝瞄准悬挂式棱镜上、下线绳与棱镜中心检验是否与全站仪竖丝重合,再用上、下对换悬挂棱镜检验。

过中心法过端点法

利用经过棱镜中央垂线或两端点的光线,使入射、反射两面形成等角,具有入、出射角等。

三角反射法

利用两个平面棱镜组成三角形,当光通过第一个棱镜时,发生全反射,经由第二个棱镜后,光线的方向被改变,以达到光学实验的效果。

齿轮驱动法

棱镜设置在齿轮上,齿轮在电机驱动下转动,棱镜随着齿轮的转动而转动,从而调整方向。

建议

选择合适的棱镜:

根据测量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棱镜类型,如单棱镜、直角小棱镜、莱卡360度小棱镜等。

设置全站仪:根据全站仪的配置要求设置参数,包括测量模式、棱镜常数、棱镜高。

安装棱镜:确保棱镜杆垂直对中,对准全站仪。

对准与调校:在测量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调校,确保棱镜对准准确。

这些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测量场景和需求,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架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