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奈和达贝内尔模式

维奈和达贝尔内模式(Vinay and Darbelnet Model)是一种政治文体翻译的分类法,由法国翻译理论家吉恩·维奈(Jean Vinay)和皮埃尔·达贝尔内(Pierre Darbelnet)在1958年首次提出,并在其著作《法英比较文学》(1958/1995)中进行了详细阐述。该模式主要关注英语和法语之间的翻译实践,但也被认为对政治文体的汉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维奈和达贝尔内模式将翻译策略分为两大类:

直接翻译策略

借词(Borrowing):将原语词汇直接转换到目的语中,例如将"I left my spectacles on the table downstairs"译为"我把眼镜留在楼下的桌上"。

仿造词语(Calque):原语的表达法或结构以直译方式转换到目的语中,例如将"left my spectacles on the table downstairs"译为"我把眼镜留在楼下的桌上"。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逐字逐句地翻译,保留原语的形式和内容,例如将"I left my spectacles on the table downstairs"译为"我把眼镜留在楼下的桌上"。

间接翻译策略

词性转换(Transposition):将原语中的一种词性转换为目的语中的另一种词性,而意思不发生改变,例如将"dès son lever"译为"as soon as she got up"或"dès qu’elle s'est levée"。

调节(Modulation):调整句子结构以适应目的语的表达习惯,例如将"I left my spectacles on the table downstairs"译为"我把眼镜留在楼下的桌上"。

对等(Equivalence):寻找目的语中的等效表达来替换原语词汇或结构,例如将"I left my spectacles on the table downstairs"译为"我把眼镜留在楼下的桌上"。

改编(Adaptation):对原文进行改写,使其更符合目的语的文化和语境,例如将"I left my spectacles on the table downstairs"译为"我把眼镜留在楼下的桌上"。

维奈和达贝尔内模式不仅适用于英法之间的翻译,也被认为可以用于英汉翻译实践。该模式有助于翻译者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和语境选择合适的翻译手段,以实现准确、地道的翻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