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技术的基础

测绘技术基础主要涉及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测量和绘制地球表面的各种物体和地貌。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大地测量:

这是测绘的基础,包括建立大地控制网,测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和重力场等。例如,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就是基于大地测量建立起来的,通过多个卫星信号可以精确地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和高程)。

地形测量:

主要是测量地表的形态和地物的位置、形状等。地形测量的成果通常是地形图,地形图上会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形的起伏。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例如,在一张山区的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地形陡峭,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地形较为平缓。

工程测量:

应用于各种工程建设项目。在建筑工程中,需要进行施工放样,将设计图纸上建筑物的位置、尺寸等在实地标定出来。例如,在建造一栋高楼时,要准确地放出建筑物的四个角点位置,还要测量建筑物的垂直度等,以确保工程质量。

测绘仪器:

包括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和GNSS-RTK等。水准仪主要用于测量两点之间的高差,从而得到高程数据。经纬仪可以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全站仪是一种综合性的测量仪器,可以同时测量水平角、竖直角和斜距。GNSS-RTK是一种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可以快速获取测站点在地球表面的三维坐标。

基础测绘:

是指建立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进行基础航空摄影,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遥感资料,测制和更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和数字化产品,建立、更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测绘成果包括基础控制测量数据、基础航空影像、卫星遥感影像、基本地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等。

地形图测绘技术:

包括地形图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地物和地貌的定义,以及地形图的表示方法等。地形图是描述地球表面各种固定物体(如居民地、建筑物、道路、河流、森林等)和各种高低起伏形态(如高山、深谷、陡坎、悬崖峭壁、雨裂冲沟等)的地图。地形图通常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形的起伏,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测绘技术的基本要求:

涉及测绘术语、分类、模式、代号、代码、符号、图式、图例等技术要求,国家大地基准、高程基准、重力基准和深度基准的定义和技术参数,国家大地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地心坐标系统和重力测量系统的实现、更新和维护的仪器、方法、过程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以及基础航空摄影、遥感卫星影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及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更新与维护的方法、过程、质量、检验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这些内容构成了测绘技术的基础,为各种测绘工程和地图制作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