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的原材料有哪些质量稳定方法?
机制砂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因其具有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性能稳定等优点,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机制砂的原材料质量对机制砂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将针对机制砂的原材料有哪些质量稳定方法进行探讨。
一、原材料的选择
- 原材料种类
机制砂的原材料主要包括天然河砂、山砂、尾矿砂、废石等。在选择原材料时,应根据工程要求、地区资源状况及生产工艺等因素综合考虑。
- 原材料质量要求
(1)颗粒级配:原材料颗粒级配应满足国标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的要求。
(2)含泥量:原材料含泥量应控制在3%以下。
(3)石粉含量:原材料石粉含量应控制在15%以下。
(4)有害物质:原材料应无放射性物质、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二、质量稳定方法
- 原材料预处理
(1)筛选:对原材料进行筛选,去除 oversized 颗粒和 undersized 颗粒,确保原材料颗粒级配符合要求。
(2)水洗:对含泥量较高的原材料进行水洗,降低含泥量。
(3)破碎:对山砂、尾矿砂等硬度较高的原材料进行破碎,提高其颗粒级配的稳定性。
- 生产工艺控制
(1)破碎:采用合理的破碎设备和技术,保证破碎过程中原材料颗粒级配的稳定性。
(2)筛分:选用高效筛分设备,确保原材料颗粒级配符合要求。
(3)水洗:根据原材料含泥量,选用合适的水洗设备和技术,降低含泥量。
(4)石粉回收:采用石粉回收设备,提高石粉回收率,降低石粉含量。
- 质量检测与控制
(1)原材料检测:对原材料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石粉含量等指标的检测,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2)生产过程检测: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石粉含量等指标的检测,确保生产过程稳定。
(3)成品检测:对成品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石粉含量等指标的检测,确保成品质量符合要求。
- 质量管理
(1)建立原材料采购、生产、检测、销售等环节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2)对原材料供应商进行评估,选择质量稳定、信誉良好的供应商。
(3)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
三、总结
机制砂的原材料质量对机制砂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材料、采用合理的生产工艺、加强质量检测与控制以及完善质量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保证机制砂的原材料质量稳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方法,确保机制砂的质量满足工程要求。
猜你喜欢:镍钴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