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棱镜偏心误差
测绘棱镜偏心误差是指在测绘过程中,由于棱镜位置或指向的不准确而引起的测量误差。这种误差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手持式对中杆误差:
在使用手持式对中杆进行测点数据采集时,对中杆上的圆气泡居中引起的误差一般不超过0.01m。然而,当对中杆不能完全准确地立于特征点上时,可能会导致地物点产生平移,从而产生水平角误差。
测站偏心误差:
这是指测站点仪器对中时所产生的误差。采用光学对点器时,其误差一般不超过3mm。对中杆偏心误差主要是由于竖立棱镜时不够铅垂,此误差可达10mm左右。
棱镜误差:
棱镜偏心误差主要是由于棱镜头比对中杆的半径(约20mm)较大,导致对中标靠近垂直地物点(如房角、电杆等)的误差可达15~20mm左右。
棱镜偏移误差:
当观测点距离测站较远时,棱镜左右偏移误差对观测点精度的影响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当观测点距离较近时,棱镜的偏移误差对观测点精度的影响较大。例如,当观测点离测站距离在100米以内时,棱镜的偏移误差约恒等于0.8cm。
改正方法
为了减小棱镜偏心误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改正:
精确对中:
在使用手持式对中杆时,应确保对中杆准确立于特征点上,以减小平移误差。
使用光学对点器:
采用光学对点器进行对中,其误差一般不超过3mm,可以有效减小测站偏心误差。
棱镜偏心改正:
通过数学方法对棱镜偏心进行改正,将棱镜的偏心误差分为横向偏心和纵向偏心,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结论
测绘棱镜偏心误差是影响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精确对中、使用光学对点器和进行棱镜偏心改正,可以有效减小这种误差,提高测绘成果的准确性。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误差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