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景观景观设计要点
城市带状景观设计要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连续性
确保带状场地在空间上的连续性,避免被道路或建筑打断,确保视线和流线的连续性,避免死角和断点。
使用统一的设计元素,如铺装材料或植被类型,以增强视觉连续性。通过景观元素和设计手法引导人流,如路径、地形、植被等。
提供步行道和自行车道,连接不同的社区和城市区域,与公共交通系统相连,提高可达性。
亲水性
带状场地是观赏水景的最佳地段,因此需要设置亲水平台与码头,提供观赏水景的座椅和观景点。
美学价值
通过艺术装置、雕塑和其他装饰元素增强视觉吸引力,保持设计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保证园路形态与主路保持一致或具有一定的互补来形成美学效果。
夜景照明
夜景照明设计应突出公园的主题文化,增强文化内涵。通过树木、水景、公园道路等照明艺术的应用和建设,体现文化内涵,使公园具有生命力,为游客提供舒适的观赏环境。
确保良好的照明和维护,以提高夜间使用的安全。照明设计应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坚持以人为本,避免眩光和光污染。
安全保障
注意滨水河岸的安全设置,避免使人落水。可及处植物带毒、带刺会给人带来伤害,过于隐蔽的环境会提供犯罪场所,给使用者以恐惧感。
因地制宜
适应城市中的自然线性景观要素,如道路、河流、废弃铁路等,特殊留意对现有地形地貌的爱护和利用,将不利的自然和人为设施进行生态景观的转化和利用。
绿化量
尽可能保留已有的植物,不破坏现有植被,并在植物配置时考虑植物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多种作用,探讨植物之间、植物与动物、植物与人之间的关系。
尺度把握
从景观尺度来看,带状景观外围高大乔木的配置应具有城市设计的大尺度,而内部设计应以人的行为小尺度进行,无论是铺装设置、植被配置、小品建筑等都应以人的尺度为基准。
文化融合
城市带状景观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应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绿地景观。
功能性区域
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设置儿童游乐区、老人活动区、运动健身区等,提高公园的实用性和多功能性。
这些设计要领旨在创造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带状景观,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同时注重生态、文化和安全等方面的考虑,使城市带状景观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