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作业设计培训心得
前置作业设计培训心得
参加前置作业设计培训后,我深刻体会到了前置性作业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设计的技巧。以下是我的一些主要心得:
前置性作业的认识
前置性作业,也称为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作业,是教师在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进行的尝试性学习。这种作业形式是生本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强调“先学后教”,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识。
设计前置性作业的内容
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应根据每节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应有固定的格式。关键是要对下一节课的学习有用,能够引导学生进入下一节课的主题,起到支架作用。前置作业可以是下节课重点或难点的直接或间接展示,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设计前置性作业的形式
作业设计应围绕教学目的,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要点,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或话题,让学生有发挥的空间。作业形式应多样化,包括书面习题、口头交流、动手操作、数学阅读、数学游戏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低年级的前置学习
对于低年级学生,前置学习应寻找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例子,通过例子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这种作业形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业设计的教师能力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注重“教—学—评”一致性,根据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础性作业和发展性作业。作业设计应具有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和创新性,既要巩固基础知识,又要拓展思维和能力。
作业评价的多样化
作业评价不应仅限于单一的等级或打分,而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其导向、调控和激励功能。评价形式可以包括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