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法要点解读
《测绘法》的要点解读如下:
测绘的法律定义
测绘是指对自然地理要素或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进行测定、采集、表述,以及对获取的数据、信息、成果进行处理和提供的活动。
政府职责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本部门有关的测绘工作。
基本原则
从事测绘活动,应当使用国家规定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执行国家规定的测绘技术规范和标准。
测绘成果的利用和公布
测绘项目完成后,测绘项目出资人或承担国家投资的测绘项目的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汇交测绘成果资料。
国家有权利依法保护测绘成果的知识产权,测绘成果的秘密范围和秘密等级应当依照保密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并及时调整、公布。
基础测绘成果和国家投资完成的其他测绘成果,用于政府决策、国防建设和公共服务的,应当无偿提供。
测绘的管理
新《测绘法》在理念、职责、监管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创新,重点针对我国地理信息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进行了修改完善。
确立了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监管职责,建立了地理国情监测制度,明确要求加强不动产测绘管理、做好应急测绘保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