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地形图如何测绘的
梯田地形图的测绘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基本要素
明确确定地形图上的每个点位需要的三个基本要素:方位、距离和高程。同时,这三个基本要素还必须有起始方向、坐标原点和高程零点作依据。
图板定向
使用一张固定在图板上的白纸测绘地形图时,一开始先要对图板定向。这可根据事先测量的大地控制点作为起始方向来定向;在简易测图中,也可用指北针来定向。
测图点定位
确定测图点在图纸上的位置。对于纳入国家统一的基本地形图的测绘,是有统一规范的坐标展点要求的;但对于小面积局部地区测绘,可假设独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原点,即可着手按测方位和距离两要素的方式,测定地面上其他任何点的平面坐标位置。
高程测量
点的高程一般均可用水准测量方法连测到测图区,因此在测图时采用视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就可同时测定出任何一点的点位和高程。
控制测量
地形图测绘包括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控制测量是为了建立图根控制网,控制点的密度应根据实地地物、地貌的复杂程度,地形图测绘的测量手段和作业方式等情况决定。图根点的密度不得小于每平方公里14个,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0.1米。
碎部测量
碎部测量主要分为平板仪测图法、小平板仪和经纬仪联合测图法、经纬仪测绘法等。在梯田地形图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例如,当地貌比较复杂时,可以采用“之”字形沿等高线方向一排排立尺的方法,便于观测和勾绘等高线。
数据记录与处理
外业数据采集完成后,进行内业数据处理。地形图中地物标注符号应按现行地形图图式要求执行,地形地貌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舍除符合现行国家图式规定外,还应充分考虑公路工程的专业特点,满足公路设计和施工对地形图的需要。
特殊处理
梯田是经过人为与天然地貌相结合而构成的地物,因此测绘入图时就不能单纯采用地物的图式符号或等高线来表示于图面。在测绘过程中,需要根据梯田的类型、测图比例尺和用图者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取舍,以确保图面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完成梯田地形图的测绘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灵活调整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流程,以确保测绘成果的质量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