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博士学位考试历史哲学科目内容有哪些?
中国社科院博士学位考试历史哲学科目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古代哲学
- 先秦哲学
(1)儒家思想: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思想,以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
(2)道家思想: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庄子》等。
(3)法家思想:韩非子的《韩非子》等。
(4)墨家思想:墨子的《墨子》等。
(5)阴阳家、名家、纵横家等学派。
- 汉唐哲学
(1)儒家思想:董仲舒、朱熹等人的思想,以及《周易》、《礼记》等经典著作。
(2)佛教哲学: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汉传佛教。
(3)道教哲学:道教经典《道德经》、《南华经》等。
- 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程颢、程颐、朱熹等人的思想,以及《二程遗书》、《朱子语类》等著作。
(2)陆王心学:陆九渊、王阳明等人的思想,以及《陆九渊集》、《王阳明全集》等著作。
二、中国近现代哲学
梁启超、康有为等人的新儒家思想。
陈独秀、胡适等人的新文化运动。
鲁迅、郭沫若等人的文学创作。
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以及《矛盾论》、《实践论》等著作。
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的哲学思想,以及《邓小平文选》等著作。
三、西方哲学
古希腊哲学: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思想。
唯心主义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思想。
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思想。
存在主义哲学:萨特、加缪等人的思想。
分析哲学:罗素、维特根斯坦等人的思想。
四、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
经典文献研究:对古代哲学经典文献的解读、考证、注释等。
历史研究:对哲学史发展脉络的梳理、分期、断代等。
思想史研究:对哲学家思想内涵、演变、影响等进行深入研究。
哲学方法论研究:对哲学研究方法、原则、规范等进行探讨。
比较哲学研究:对中西方哲学进行比较研究,探寻哲学发展的共性与差异。
五、历史哲学
历史哲学的基本问题:历史规律、历史目的、历史认识等。
历史哲学的主要流派:历史决定论、历史相对主义、历史自由主义等。
历史哲学与现实问题:从历史哲学的角度分析现实问题,如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等。
历史哲学与政治哲学、伦理学、美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
总之,中国社科院博士学位考试历史哲学科目内容涵盖了古今中外哲学领域的重要理论、流派、著作以及研究方法。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哲学理论基础,掌握哲学史的发展脉络,具备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注重阅读经典著作,关注哲学前沿问题,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博士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