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社科院博士在职课程设置是怎样的?

202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以下简称“社科院”)博士在职课程设置旨在为在职人员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博士教育,使其在保持工作稳定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以下是对2020年社科院博士在职课程设置的详细介绍:

一、培养目标

社科院博士在职课程设置的培养目标是,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使学员能够:

  1. 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2.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在本学科领域内进行创新性研究;
  3. 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能够在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4. 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够在国内外学术界、企事业单位等领域取得优异成绩。

二、课程体系

社科院博士在职课程体系分为公共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四个部分。

  1. 公共课程

公共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英语、体育等课程,旨在提高学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英语水平和身体素质。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1)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课程。

(2)英语:包括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课程。

(3)体育:包括体育理论、体育保健、球类运动、武术等课程。


  1. 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旨在使学员掌握本学科的核心内容。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1)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

(2)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如经济学前沿、政治学前沿、社会学前沿、法学前沿等。


  1. 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旨在拓宽学员的知识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1)跨学科课程: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课程,如公共政策、社会心理学、政治经济学等。

(2)实践性课程:包括案例分析、调研报告、学术交流等课程,旨在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 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实习、田野调查、社会实践活动等,旨在使学员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式

社科院博士在职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具体如下:

  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使学员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2. 实践教学:通过实习、田野调查、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使学员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

社科院博士在职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考试、论文、实践报告等。

  1. 考试:包括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等,主要考核学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论文:要求学员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篇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主要考核学员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实践报告:要求学员在实习、田野调查、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撰写实践报告,主要考核学员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2020年社科院博士在职课程设置以培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为学员提供了一条实现自我提升的途径。

猜你喜欢:在职博士研究生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