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制作过程中的砂石含钙量如何控制?

机制砂制作过程中的砂石含钙量控制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机制砂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机制砂制作过程中,砂石含钙量的控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含钙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机制砂制作过程中砂石含钙量的控制方法。

一、机制砂制作过程中砂石含钙量的影响

  1. 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砂石含钙量过高会导致混凝土中钙离子浓度增加,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钙离子会与水泥中的硅酸三钙、铝酸三钙等成分发生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等产物,这些产物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疏松,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1. 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砂石含钙量过高还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钙离子会与混凝土中的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成分发生反应,生成氯铝酸钙、硫酸钙等产物,这些产物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等病害,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


  1. 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砂石含钙量过高还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钙离子会与水泥中的水化产物发生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等产物,这些产物会导致混凝土的粘度增加,降低混凝土的流动性。

二、机制砂制作过程中砂石含钙量的控制方法

  1. 优化原料

选择合适的原料是控制砂石含钙量的关键。在选取原料时,应优先考虑含钙量较低的原料,如花岗岩、玄武岩等。此外,还可通过原料配比调整,降低砂石含钙量。


  1. 优化生产工艺

(1)破碎工艺:在破碎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原料的破碎程度,以降低含钙量。同时,采用合适的破碎设备,如反击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等,以提高破碎效率。

(2)筛分工艺:在筛分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筛网孔径,以筛除含钙量较高的石粉。同时,定期检查筛网,确保筛分效果。

(3)风选工艺:在风选过程中,通过调整风量,将含钙量较高的石粉分离出来,降低砂石含钙量。


  1. 化学处理

对于含钙量较高的机制砂,可采用化学处理方法降低其含钙量。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有:

(1)酸洗法:将机制砂浸泡在稀酸溶液中,使钙离子与酸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钙盐,从而降低砂石含钙量。

(2)碱洗法:将机制砂浸泡在稀碱溶液中,使钙离子与碱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钙盐,从而降低砂石含钙量。


  1. 混合使用

将含钙量较低的机制砂与天然砂、石粉等混合使用,可以降低整体砂石含钙量。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工程需求,合理调整混合比例。

三、结论

机制砂制作过程中,砂石含钙量的控制对混凝土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通过优化原料、生产工艺、化学处理和混合使用等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砂石含钙量,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耐久性。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以确保机制砂的质量。

猜你喜欢:浮选专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