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溶剂处置与废水排放标准。

有机溶剂处置与废水排放标准

一、引言

有机溶剂在工业生产、科研实验、日常生活等领域中应用广泛,但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为了保障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我国对有机溶剂的处置与废水排放制定了严格的标准。本文将从有机溶剂的处置与废水排放标准、实施措施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有机溶剂处置与废水排放标准

  1. 有机溶剂处置标准

有机溶剂处置主要包括回收、处理和处置三个环节。以下是部分有机溶剂处置标准:

(1)回收:有机溶剂的回收应遵循“先回收、后处理、再处置”的原则,回收率应达到90%以上。

(2)处理:有机溶剂处理应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如吸附、萃取、蒸馏、焚烧等,确保处理效果达到排放标准。

(3)处置:有机溶剂处置应遵循国家有关危险废物处置的规定,采取安全、环保的处置方式,如填埋、焚烧等。


  1. 有机溶剂废水排放标准

有机溶剂废水排放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指标:

(1)化学需氧量(COD):COD是指水中所有有机物质在特定条件下被氧化所需的氧量,COD标准值应≤100mg/L。

(2)生化需氧量(BOD5):BOD5是指水中有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被微生物分解所需的氧量,BOD5标准值应≤30mg/L。

(3)悬浮物(SS):悬浮物是指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物,SS标准值应≤50mg/L。

(4)油类:油类标准值应≤10mg/L。

三、实施措施

  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通过举办各类宣传活动,提高企业、员工和社会公众对有机溶剂处置与废水排放标准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

完善有机溶剂处置与废水排放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1. 推广新技术、新工艺

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降低有机溶剂使用量,提高回收利用率,减少废水排放。


  1. 建立健全监测体系

建立健全有机溶剂处置与废水排放监测体系,定期对废水排放进行监测,确保达标排放。

四、存在的问题

  1. 部分企业环保意识淡薄,违规排放现象时有发生。

  2. 有机溶剂回收利用率不高,处理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3. 监管力度不足,部分地区和行业存在监管盲区。

  4. 环保法律法规不完善,执法力度有待加强。

五、结语

有机溶剂处置与废水排放标准是保障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标准,加强监管,推广新技术,提高环保意识,共同维护生态环境。同时,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要共同努力,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镍钴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