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管控难点
景观设计管控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基本要求
设计院应严格按照限额设计的指标要求,明确单方成本控制指标的计算方式,并确定合理的硬景面积比例。
景观总体布局需满足规划、绿化、消防等部门的各项指标,如集中绿化率、停车位数量和位置、消防通道和登高面要求、一级道路宽度等,且景观最终总图应有建筑设计院项目负责人会签。
场地设计
现场实测标高需与方案设计高差合图,确保地形垂直落差大于700mm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室外临空处高差大于等于某值时,应设置防护栏杆,栏杆高度从可踏面起算不应小于某值。
基础结构设计需考虑消防车道、消防登高面及不同承载要求。
室外场地排水坡度应控制在1%至3%之间,避免积水。
景观工程绿化堆坡与铺装之间应设置有组织排水系统,有屋顶美化的区域需考虑排水方式,垃圾收集点和垃圾房等部位应设置有污水排放系统。
硬景设计
铺装与绿化的比例应尽可能满足规划设计要求,普通住宅项目景观硬景(包括水体)的面积不得超过景观总面积的30%。
设计材料封样应符合成本需求,不同材料衔接应表明具体工程做法。
小区大门、门卫、围墙等若由景观设计,其位置变化修改平面图应由建筑设计院项目负责人会签,并考虑与建筑立面的协调性及机电容量的预留。
其他细节
室外导视系统应清晰,符合人流行进动向,竖向设计应自然,避免出现高差过大的情况。
雕塑小品应有夜景照明且效果良好,所有室外小品设计风格应统一,未出现单独设置的情况。
座椅座面不得使用金属材质等高热传导材料。
设计管控计划
设计管控重点计划应包括对景观设计启动、概念设计评审、方案设计评审、扩初设计评审、施工图设计评审等阶段的管控要点。
项目启动阶段需重点分析周边资源、交通流线,明确项目区位及产品定位,确定景观建造标准,理解营销对客群的定位,确定景观意向风格。
施工阶段
施工交底会、施工启动会、样板带路、过程点评、交付前景观风险排查等阶段也是管控的重点,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要求得到落实。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管控,可以有效保证景观设计的质量、安全和成本控制,同时满足规划、绿化和消防等部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