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科班怎么由来
预科班怎么由来
预科班起源于18世纪后半叶西方国家在高等院校中设立的一种特殊层次,属于大学前的预备教育。其初衷是为了帮助国内学生适应大学的教育体系,通常要求高三毕业生读1年左右的预科,以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预科班与普通本科教育不同,预科课程较少,例如本科每年修读8-12门课程,而预科课程为5-6门,并且包含一些专门帮助学生适应本国教育系统的课程,如论文写作和演讲技巧等。
在中国,预科班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解放前,中国的一些学校曾专设一年制预科,但后来逐步取消。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学院开设了民族预科班,其他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也相继举办了少数民族预科班。
到了1996年,预科班在中国真正发展壮大起来。
预科班可以分为两类:
1. 少数民族预科班:为少数民族学生设立,旨在加强他们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汉语水平,以更好地适应大学专业学习。
2. 留学预科班:为准备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设置,帮助他们适应中外教育体制和语言差异。
预科班的学生在完成预科学习并通过毕业考试后,可以获得预科文凭,并有机会转入国内的大学正式课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