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物业管理区域

一个物业管理区域是指 由特定要素构成的区域,这些要素主要包括:

共用设施设备:

包括墙体、给水排水、绿化、停车场、公共照明、区域内道路、小区围墙、空调、消防设施设备、电梯、消防通道等。

规划许可证:

明确了社区包括的地理范围和市政管理边界,即俗称的“红线”。

社区建设因素:

结合物业的共用设施设备、社区建设等因素划定。

业主共同使用的设备设施:

物业区域内业主共同使用的设备设施,如道路、绿地、车位、建筑物的基础、承重结构、外墙、屋顶、通道、楼梯、大堂、消防、公共照明、附属设施、设备、避难层、架空层、设备层或设备间等。

物业管理的权限和范围:

由物业管理合同约定。

具体划分方法:

整体小区:一个整体的小区相当于一个物业管理区域。

共用设施:物业的配套设施设备共用的,应当划定为一个物业管理区域;但其设施设备能够分割、独立使用的,可以划定为不同的物业管理区域。

旧城区、城中村:没有实施物业管理的建成居住区需要实施物业管理的,由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征求相关业主意见后,确定物业管理区域。

物业管理区域的划分应当考虑物业的共用设施设备、建筑物规模、社区建设等因素,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建议在实际操作中,由业主委员会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订立书面的物业服务合同,明确物业管理事项、服务质量、服务费用、双方的权利义务、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与使用、物业管理用房、合同期限、违约责任等内容,以确保物业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