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差的景观设计

高差特别大的景观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功能、美观和实用性。以下是一些处理高差的设计策略和具体案例:

台阶设计

台阶是常见的高差处理方法,可以通过设计不同形式和材质的台阶来消化高差,同时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趣味性。例如,泰国国立法政大学的屋顶农场采用“之”字形台阶结合坡道,形成多层次的景观。

下沉空间

将地形上的高差通过人为改造,形成具有私密感的下沉空间,不仅能够利用原本被浪费的空间,还能增加景观的丰富性。例如,曼谷湄南河御江一号苑公寓通过坡道结合台阶,形成多层次的景观,包括一系列水景、植物与特色亭子。

坡道设计

如果地形高差允许,可以采用坡道设计,使之转化为无障碍通道,同时赋予空间一个顺畅的维度。例如,恒春园林·融创雪个庭通过设计折线台阶,将原本单一的空间重新赋予层次与变换。

挡土墙

挡土墙是一种快速有效的高差处理方法,可以用来解决高差问题,并且形式多样,可以根据风格和作用不同来选择应用。例如,麓阶通过精准测量设计了一条切割台阶的“独木舟坡道”,在坡道的端点形成了整个麓湖独木舟航道的起点。

景观墙

利用景观墙的方式将高差延续,同时成为景观中的亮点。例如,靠近屋子山的那一面,可以用青苔、野花、野草写意出四季景象,用景观墙的方式将美好延续。

绿植配置

在高差设计中,绿植的配置也非常重要,可以通过植物的高低错落,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和美观度。例如,在踏步与景完美融合的设计中,绿植穿插路径中,层次丰富,可观可赏。

综合设计

在高差特别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多种设计手段综合处理,如台阶搭配绿植和长凳,既解决了高差问题,又提供了休息和观赏的空间。例如,青岛保利时代的展示区通过设计层级台地,将原本单一的空间重新赋予层次与变换。

建议

因地制宜:在设计高差景观时,应尽量结合现状进行改造,减少开挖或回填,以降低工程成本并保护自然环境。

功能兼容:高差设计不仅要考虑美观,还要考虑实用性和安全性,如设置无障碍通道和考虑雨水的及时疏导。

艺术化处理:通过植物、文化墙、景观小品等艺术化的处理手法,可以提升高差景观的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

多样性与变化性:在设计中注重景观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利用植物和建筑物等元素,打造立体、有机的景观空间,使其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这些策略和案例可以为高差特别大的景观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