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豫园简介

南京豫园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始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它位于城西南,占地面积三十余亩,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豫园原为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后裔徐禹的私家园林,光绪二年(1876年)被徐州为官兼开矿的富商胡恩燮买下,并改名为“愚园”,意为“以愚名者,享山水,迷于愚”。因园主对苏州狮子林情有独钟,豫园内布置了许多假山,故又被称为“金陵狮子林”。

豫园的主要建筑包括乐寿堂、玉华堂等,堂馆轩榭、亭台楼阁多达30余所,建造讲究,布局虚实相映,曲折有法。其中,大假山用武康黄石叠成,出自江南著名叠山家张南阳之手,巧夺天工。玉华堂前的石峰——玉玲珑,是豫园古迹中的古迹,系移自乌泥泾朱尚书园,为隋唐时代之物。

豫园以清幽秀丽、玲珑剔透见长,突现明清两代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采。园内的假山、水榭、古树名花布局有致,疏密得当,胜似当年。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时,豫园点春堂曾作为起义军的城北指挥部,现堂内陈列着当年小刀会的武器、自铸的钱币及发布的文告等文物。

解放后,政府对豫园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1961年正式对外开放。30多年来,豫园以其秀丽景色和众多文物,吸引着无数中外游人,被誉为“东南名园冠”和“奇秀甲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