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控制点分布
测绘控制点的布设范围主要根据测区的地形环境、面积大小、测量精度要求以及可用资源等因素来确定。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布设原则和建议:
控制点布设原则
地势较高、交通方便:控制点应选在地势较高、交通方便的地方,以便于人员到达和设备的运输。
四周通视条件好:控制点周围应无遮挡,有利于卫星信号的接收和数据链的发射。
远离电磁干扰:控制点应远离无线电发射塔等电磁波干扰源,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避免强反射物体:控制点应远离大面积水域和有强反射物体的地方,以减少多路径效应的影响。
合理布点数量:根据测区面积和地形起伏情况,合理布设控制点的数量,确保基准站差分信号能覆盖整个测区。
不同测区规模的控制点布设
小于5km²:可只布设一个控制点。
30km²以内:通常布设2~3个控制点。
大面积区域:根据地形起伏,可适当增设控制点数量,确保覆盖整个测区。
特殊区域和飞行条件下的控制点布设
不规则图形区域:根据地形布设控制点,保证均匀覆盖测区。
带状、河道、公路等区域:可采用“Z”字型布点,垂直于带状两边各两个控制点,中间一个控制点。
不同机型:相机像素越高,布设控制点的密度越小;飞行高度越低,布设控制点密度越大。
像控点的布设
数量确定:像控点的精度和数量直接影响航测数据后处理的精度,需根据测区面积和比例尺确定布设数量。
位置选择:选择视野开阔、土质坚实、不易被毁的点,并确保在整个测区内均匀分布。
采集方法:可采用三脚架采集,确保精度,但耗时较长。
其他注意事项
像控点应选在影像清晰的地物点上,当刺点目标与位置不能兼顾时,以目标为主。
控制点应避免高差过大的地方,如楼房楼顶角,以免产生阴影影响测量精度。
控制点位置需与内业人员核对,确保刺点位置准确。
综上所述,测绘控制点的布设范围应根据具体测区条件进行详细规划,确保控制点的有效性和测量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