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于谦祠简介

于谦祠, 位于浙江省杭州西湖三台山麓,西湖乌龟潭畔,是传统型的祠堂建筑,白墙灰瓦,朱漆大门,庄严肃穆。祠堂共有三进,为前殿、正殿和后殿,前殿与正殿间有南北厢房各一,厢房北面另有配殿一间,建筑面积约900多平方米。

于谦是明代的民族英雄,他和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雄”。于谦祠是杭州市第五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过几年的规划与建设,已形成了包括于谦祠、于谦墓、墓道、牌坊等文物建筑与自然山林、绿地相结合的于谦祠景区。

于谦祠的建筑风貌为传统型的祠堂建筑,白墙灰瓦,朱漆大门,“于忠肃公祠”几个隶书大字显得庄严肃穆。祠堂共有三进,前殿、正殿与后殿依次排列,其间点缀着南北厢房与配殿,整体布局错落有致,建筑面积达900多平方米。祠堂内的每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尘封的历史。

于谦的生平与功绩: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是明代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国家危亡之际,于谦挺身而出,从兵部侍郎升任尚书,拥立景帝,反对南迁,并调集重兵在北京城外击退瓦剌军,保卫了国家的安全。然而,景泰八年(1457年)“夺门之变”中英宗复辟,于谦以“谋逆罪”被杀,葬于三台山。明朝弘治二年(1489年),于谦冤案得以平反,孝宗皇帝表彰其为国效忠的功绩,赐谥“肃愍”,并在墓旁建祠纪念,取名“旌功祠”。

后人敬仰与传承:

五百多年来,于谦祠屡毁屡建,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八年重建的旧迹。祠堂内,于谦的全身立像威严肃立,双目炯炯,正气凛然。正殿的壁画与浮雕,生动再现了“北京保卫战”与“土木堡之变”的壮阔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而祠堂内的每一幅楹联、每一块石碑,都寄托了后人对于谦的敬仰与怀念。

于谦祠不仅是纪念于谦的场所,也是传承其爱国精神和高尚品格的重要基地,吸引着大量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