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二人台作文
家乡的二人转
二人转是我们家乡的地方戏,我非常喜欢它。二人转又称“二人台”、“拉场戏”、“秧歌舞”,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最早表演于农村田间地头,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
我记得辽宁卫视有一个栏目叫“明星转起来”,主要播放二人转的“转星”。有一天,我在观看节目时,被一个叫王金龙的演员舞手绢的表演深深吸引。他能够手指顶着手绢舞,手绢在身体的各个部位转动,甚至高高抛出后还能自动回到他手里。我对他的技艺赞叹不已,于是缠着爸妈买了一块二人转演员专用手绢,开始练习。现在,我还能耍几个花样,每次在学校的联欢会上表演,都能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二人转的语言幽默、风趣,动作泼辣、欢快,表演形式以“学、唱、舞”为主,辅助道具有扇子、手卷等。近年来,经过我国民间艺术家赵本山的“过滤”,变成了“绿色二人转”,在全国各大舞台上受到欢迎。人们常说:“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可见,二人转深受观众的喜爱。
河曲的二人台
河曲的二人台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和鲜明的群众性,它起源于有“民歌之海”美称的河曲。这里的人民能歌善舞,二人台以“河曲二人台”尤为出色。二人台的表演形式简单,通常由一男一女表演,以板胡、锣鼓为伴奏工具,以简练的台词和粗犷的唱腔为特色。在正戏表演之前,还会多加一个“小帽”,具有独特的演绎风格。
二人转的传承与发展
二人转最初是由人们在田间地头干活时,为了解乏和娱乐而创造的。他们将农田种菜的事件及村子里发生的喜剧性质的事情改为唱词,表演出来,逐渐演变成了今日的二人转。二人转以其独特的唱腔、舞姿和逗人的唱词,博得了人们的喜爱,成为了东北地区的文化瑰宝。
二人转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二人转不仅在农村田间地头流行,还在现代社会的舞台上大放异彩。例如,在萧山日报九楼会议室,两位学霸哥哥以二人转的形式进行了讲座,通过小品和笑话,引得在场的小记者和家长们哈哈大笑。此外,二人转也在一些东北风味的餐厅和剧院中演出,成为了一种受欢迎的文化娱乐形式。
通过这些作文,我们可以看到二人台作为一种地方戏曲艺术,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