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测绘规程

用地测绘规程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地籍测绘规范、地面测绘操作规程、勘测定界一般工作程序以及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等。以下是一些关键点和具体规程:

地籍测绘规范

测量基准的建立和使用:建立水准面和大地坐标系,确定测量基准点,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测量方法和仪器的选择和使用: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质量控制、误差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整合和管理等。

图件的绘制和标注:绘制符合标准和规范的地籍图件,标注必要的信息,包括地块边界、权属关系、土地用途等。

测量成果的报告和归档:编制测量成果报告,包括测量结果、数据处理方法和结果、图件等,对测量数据进行归档和管理。

地面测绘操作规程

总则:确保地面测绘工作的质量和安全,适用于地面测绘工作中的人员和设备使用。

数据采集:对要测量的区域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确定测量点和测量路线,使用准确的仪器设备,并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

数据处理和发布:制定数据采集计划、数据处理计划和发布计划,确保各个阶段地面测绘工作有序进行。

勘测定界一般工作程序

接受委托:具备勘测定界资格的单位,须持有用地单位或有权批准该项目用地的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勘测定界委托书方可开展勘测定界工作。

查阅有关文件:查阅由用地单位提供的相关文件,如城市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选址意见书及规划用地范围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