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文献综述内容

翻转课堂文献综述内容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在国内外教育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以下是对翻转课堂文献综述的简要内容:

历史和发展

起源:翻转课堂的概念起源于19世纪早期,当时在西点军校的Sylvanus Thayer将军尝试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进行讨论和答疑。

正式命名:2000年,翻转课堂作为一个独立概念被正式提出,并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在21世纪初得到广泛应用。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早期尝试:1991年,哈佛大学教授埃里克·马祖尔创建了同伴教学法,为翻转课堂提供了理论基础。

专著出版:2011年,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出版了专著《翻转你的课堂:时刻惠及课堂上的每位学生》。

教学资源:优质的教学资源对翻转课堂的实施至关重要,相关研究提出了提高资源质量的建议。

国内研究现状

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将知识传授和内化阶段颠倒,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堂互动深化理解。

实践应用:国内翻转课堂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研究涉及大学英语教学、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等多个领域。

研究热点和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