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行业碗筷清洗标准化

餐饮行业的碗筷清洗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清洁卫生

碗筷应无破损、缺口、裂纹、油迹、斑点、茶垢,保持干涩、洁净。

物理消毒

采用人工清洗时,应设有至少3个专用水池,分别为浸泡池、洗涤池、冲洗池,提倡设置4个专用水池,分别为浸泡池、洗涤池、冲洗池1、冲洗池2。

采用红外线消毒时,温度一般控制在120℃以上,并保持10分钟以上。

采用蒸汽、煮沸消毒时,温度一般控制在100℃,并保持10分钟以上。

化学消毒

使用含氯消毒剂时,应将餐饮具全部浸入配置好的消毒液中5分钟以上。

使用二氧化氯消毒剂时,应将餐饮具全部浸入配置好的消毒液中10至20分钟。

消毒剂应分别符合GB 14930.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洗涤剂》和GB 14930.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剂》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

清洗程序

餐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未经消毒的餐具不得使用。

餐具清洗应严格按照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管的程序进行。

保洁与储存

消毒后的餐具应储存在专用餐具保洁柜中备用,保洁柜定期清洗,保持洁净,不得存放其他杂物和私人物品。

设备与人员

配置专人进行餐具清洗消毒,操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进入岗位前应先戴手套或洗手消毒。

清洗餐具、用具时,应做到专池专用,并在水池的明显位置注明标识。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餐饮行业的碗筷清洁卫生,防止疾病传播,保障消费者的健康。餐饮服务单位应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操作,以维护良好的食品安全和卫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