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制药翻译中保证翻译的客观性?
在制药行业中,翻译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至关重要,因为错误的翻译可能会导致药品的安全性问题,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以下是保证制药翻译客观性的几个关键步骤和方法:
一、深入了解制药行业术语
制药翻译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如药物名称、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等。为了保证翻译的客观性,翻译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医药知识基础,熟悉各类药物的特点和用途。
学习医药专业课程:翻译人员应系统学习医药专业课程,了解药物的基本原理、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等知识。
参考专业书籍:翻译人员应阅读各类医药专业书籍,如《药物化学》、《药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等,以扩充自己的医药知识。
咨询专业人士: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不确定的术语时,应主动向医药专业人士请教,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二、遵循翻译规范
制药翻译应遵循国际翻译标准,如ISO 17100:2015《翻译服务——质量要求》等。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翻译规范:
保持术语一致性:在翻译过程中,同一术语应保持一致,避免出现多种翻译版本。
遵循药典规定:药品名称、规格、用法用量等应严格按照药典规定进行翻译。
保持原文风格: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原文的风格,如主动语态、被动语态等。
避免歧义: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出现歧义,确保翻译的清晰性。
三、使用专业翻译工具
翻译记忆库:翻译记忆库可以帮助翻译人员快速查找和复用已翻译过的术语,提高翻译效率。
专业术语库:专业术语库可以提供丰富的医药专业术语,帮助翻译人员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3.CAT工具:计算机辅助翻译(CAT)工具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提高翻译速度和质量,如Trados Studio、MemoQ等。
四、进行多轮校对
为了保证翻译的客观性,翻译完成后应进行多轮校对。以下是一些校对方法:
同行校对:邀请具有医药背景的同行对翻译进行校对,以发现并纠正错误。
逆向翻译:将翻译后的文本翻译回原文,检查翻译的准确性。
专业审核:请具有医药专业背景的专家对翻译进行审核,确保翻译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五、关注行业动态
制药行业不断发展,新药、新疗法不断涌现。为了保证翻译的客观性,翻译人员应关注行业动态,及时更新医药知识。
参加行业会议:参加国内外医药行业会议,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关注学术期刊:关注国内外医药学术期刊,了解新药研发、临床试验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学习新技术:学习医学影像、生物信息学等新技术,提高翻译人员的综合素质。
总之,在制药翻译中保证翻译的客观性需要翻译人员具备扎实的医药知识基础、遵循翻译规范、使用专业翻译工具、进行多轮校对以及关注行业动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为制药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医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