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类论文题目刑法
法学类论文题目刑法
刑法理论
1. 善待罪刑法定原则
2. 罪刑法定与自由裁量权
3. 犯罪“故意”的学理分析
4. 从主观要件中对“明知”的认定问题的探讨
5. 明知必然发生能否放任?
6. 违法性认识在我国犯罪成立中的地位
7. 复合罪过形式理论之合理性质疑
8. 判断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时不应考虑主观要素
9. 论刑法适用解释
10. 司法解释之刑法谦抑性的背离
11. 狭义刑法解释若干问题探析
12. 刑事政策在刑法有权解释中的功能
13. 中国刑法司法解释体制演进过程之检视与反思
14. 论司法解释的法律监督
15. 我国刑法立法解释性质问题初探
16. 刑法有权解释主体辨析
17. 间接故意犯罪的中止
18. 犯罪中止若干问题思考
19. 论犯罪预备行为的处罚范围
犯罪类型与特征
20. 身份犯研究
21. 论犯罪的基本特征和本质特征
22. 我国犯罪成立理论的体系性特点及其缺陷
23. 论犯罪成立要件与犯罪构成要件的异同
24. 犯罪本质特征新说
25. “犯罪客体不要说”之检讨——从比较法的视角考察
26. 关于犯罪客体的若干问题思考
27. 论法益侵害说与规范违反说之争
28. 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的关系的新解读
29. 论刑法中的人身危险性
30. “不认为是犯罪”司法适用中的几个问题
31. 对不能犯处罚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
32. 论未遂犯的处罚范围
刑法实践与司法
33. 《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若干问题思考
34. 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立法的若干规定
35. 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及其制裁的新理念
36. 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浅析
37. 完善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刑事司法制度
38. 将未成年人责任规则扩大适用于青年人
刑法特殊问题
39. 论犯罪构成的情节要求
40. 关于刑法情节显著微弱规定的思考
41. 我国刑法中犯罪概念的定量因素
42. 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研究
43. 论定罪情节与情节犯
44. 刑事政策视野中的情节犯研究
45. 量刑情节适用的若干问题研究
46. 论刑法适用中的隐性不平等:以刘海洋案为视角的考
47. 罪刑法定原则与刑事司法
48. 罪行法定原则下的刑法解释及其发展趋势
其他
49. “见死不救”行为定性的法律分析
50.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兼评不作为犯的因果关系
51. 论不作为犯罪中的先行行为
52. 法益状态说——作为犯与不作为犯的区别标准新探
53. 论作为犯罪客体的法益及其理论问题
54. 针对网络犯罪之定性探认——兼评刑罚相应立法的完善
55. 网络中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及其刑法保护
56. 计算机犯罪之犯罪客体再研认
57. 论我国网络犯罪的界定:兼论我国网络犯罪的立法现状
58. 论计算机网络犯罪有关刑法
选题建议
选题意义:明确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例如《诉讼欺诈问题的探索》。
研究热点:关注当前刑法的热点问题,如网络犯罪、环境犯罪等。
实践应用:结合司法实践,探讨具体案例,如未成年人犯罪、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等。
理论探讨:对刑法理论中的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如罪刑法定原则、刑法解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