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在职博士招生考试有哪些改革动态?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职博士招生考试制度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北京在职博士招生考试的改革动态,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考试。

一、招生规模扩大

近年来,我国在职博士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根据教育部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共有约3.5万名在职人员报考在职博士研究生。其中,北京地区报考人数占全国总报考人数的近30%。招生规模的扩大,为更多在职人员提供了深造的机会。

二、考试科目调整

  1. 统考科目减少

从2019年起,在职博士招生考试科目由原来的4门调整为3门,即公共课、专业课和英语。其中,公共课包括政治、外语(英语或日语),专业课则根据考生报考的专业方向进行考核。


  1. 考试科目难度降低

为适应在职人员的学习特点,考试科目难度有所降低。例如,政治科目由原来的主观题为主改为客观题为主,英语科目则增加了听力测试。

三、考试形式改革

  1. 线上考试

自2020年起,受新冠疫情影响,在职博士招生考试实行线上考试。考生通过远程视频进行考试,降低了疫情对考试的影响。


  1. 考试时间调整

为方便考生参加考试,考试时间进行调整。例如,将考试时间安排在周末或节假日,以减少对考生工作的影响。

四、复试环节改革

  1. 复试比例提高

为选拔优秀人才,复试比例有所提高。一般而言,复试比例控制在1:1.2至1:1.5之间。


  1. 复试内容多样化

复试内容更加多样化,包括面试、笔试、实践能力考核等。其中,面试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专业素养和科研潜力。

五、奖学金政策调整

  1. 奖学金种类增多

近年来,在职博士招生奖学金种类增多,包括国家奖学金、学校奖学金、企业奖学金等。


  1. 奖学金金额提高

为鼓励优秀人才深造,奖学金金额逐年提高。例如,国家奖学金金额由原来的2万元提高到3万元。

六、招生政策放宽

  1. 报考条件放宽

在职博士招生报考条件有所放宽,例如,部分专业取消对工作年限的要求。


  1. 招生专业增多

在职博士招生专业逐年增多,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

总之,北京在职博士招生考试在招生规模、考试科目、考试形式、复试环节、奖学金政策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这些改革旨在选拔更多优秀人才,提高在职博士教育质量。对于有意报考在职博士的考生来说,了解这些改革动态,有助于更好地准备考试,实现自己的学术梦想。

猜你喜欢:社科院经济学在职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