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描述地物地貌特征
测绘描述地物地貌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地貌测绘
地貌是地球表面自然形成的各种起伏形态的总称,包括山地、平原、丘陵、高原等。
地貌的形成是多种自然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地壳运动、河流侵蚀、风化作用等。
根据地貌的形成原因和形态特征,可以将地貌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构造地貌、河流地貌、岩溶地貌、风成地貌等。
地物测绘
地物指的是地面上人工建(构)筑的或自然形成的固定物体,如房屋、桥梁、道路、河流等。
地物测绘方法主要是将地物的形状特征点测定下来,包括地物轮廓转折点、交叉点、曲线上弯曲变换点、独立地物的中心点等。
地物测绘还包括比例符号和非比例符号的测绘。比例符号是将实地物体的轮廓按测图比例尺缩小绘制在图上的符号,如房屋、江河、果园等。非比例符号是当地物的轮廓很小,不能按测图比例尺缩小,但又很重要时,则需按规定的符号描绘在图上,如测量的控制点、钻孔、电杆、独立石等。
地形图的绘制
地形图是地面上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的图。
地形图能比较精确而详细地表示地面地貌、水文、地形、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以及居民点、交通线、境界线、工程建筑等社会经济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