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酱香酒的做法

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非常复杂且独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原料选择

高粱:选用颗粒小、饱满、呈酱红色的红缨子糯高粱,这种高粱皮薄糯实,耐蒸煮,是酿造酱酒的理想原料。小麦则主要用于制曲。

小麦:用于制作酒曲,优质的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为酒曲中的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制曲

时间:一般在夏天,此时温度高,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工艺:将小麦粉碎,加入水和“母曲”拌匀,然后放入模具中踩制成曲块(传统工艺多为人工踩曲,可踩出外紧内松的龟背曲,有利于微生物发酵)。曲块经过45-50天的自然发酵成熟,再在干曲仓内存储三到六个月,使曲块中的有益微生物变得活跃,为后续的糖化发酵做准备。

下沙

泡粮:每甑称取红缨子糯高粱后,用90°C以上热水浸泡8小时左右,使高粱充分吸收水分,为后续的蒸煮做准备。

蒸粮:将浸泡好的高粱下甑蒸2-3小时,至高粱约有七成熟,其余二至三成为硬心或白心即可出甑,此时的高粱被称为“熟沙”。

摊晾:把蒸好并出甑的高粱用铁铲均匀摊开在晾堂,用立掀来回摊晾成横梗、竖梗,同时泼洒90°C的洁净沸水,边泼边翻糙,使水分均匀。这一步骤能让蒸好的高粱降温、排湿,更大程度地与空气中的微生物接触。

踢糟:用洗得干净的脚把梗分的更细,使摊晾好的高粱更松散。

收梗:把摊晾成细梗的高粱堆拢收成粗梗。

洒尾酒:当熟沙摊晾到适宜温度,用喷壶洒入次品酒(丢糟酒或酒尾),边洒酒边用立掀翻拌,让酒尾和熟沙拌和均匀。

糙沙

糙沙即按照1:1的比例,加入新的高粱,继续上甑蒸煮,之后的操作与下沙类似,经摊凉、加尾酒、撒曲等工序后入窖发酵。

多次蒸煮和发酵

此后,还要经过七次取酒、八次发酵、九次蒸煮,历经一年时间。取酒之后,还要进行至少三年的陈放,让酒体在陶坛中自然老熟,使酒味更加醇和绵软,香味更为馥郁细腻。

勾兑和陈酿

最后,根据不同轮次、不同年份的酒进行精心勾兑,再贮存一年左右,经检测和品评合格后才能包装出厂。

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非常讲究细节和工艺,从原料选择到最终产品的出厂,每一步都需要精心操作和控制,以确保酒质和风味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