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天津餐饮怎么办
在疫情期间,天津餐饮行业采取了以下措施来应对:
加强防疫措施:
天津市烹饪协会向行业发出倡议,号召餐饮企业结合自身优势,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各企业积极响应,如天津市津南区宝德福酒楼主动承担津南防疫一线每天5000份餐食的供应,许多餐饮单位为医疗机构和各核酸检测点提供餐饮保障。
制定保障预案:
配餐企业如天食康谊、广义信、滨海快餐等制定保障预案,确保在紧急状态下进入应急生产状态,能够额外提供盒饭用于外供。同时,一些企业如大福来、大成盛记、至美斋等确保中央厨房生产供应,满足各门店配送,保证早餐供应不间断。
提供爱心套餐:
狗不理、大圆碗、弄堂小笼包等企业准备爱心套餐,慰问一线抗疫医护人员和干警。此外,一些企业如狗不理食品厂、龙实同创、老胜香等积极采购原材料,保持状态,随时可依据命令生产,供统一调配。
规范餐饮服务:
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规范餐饮服务经营活动,消费者与从业人员都有新要求。例如,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和响应级别,制定餐饮业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对调整为中、高风险区域内的餐饮服务单位,可适时做出允许限制条件下的运营。严控食材采购和食品加工环节,确保食材来源可追溯,严禁采购和制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餐饮服务单位应提供“一菜一公筷、一汤一公勺”,或者“一人一公筷、一人一公勺”服务,提倡就餐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时,餐饮服务单位应立即停业并向辖区有关部门报备。
严格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餐饮单位要严格排查外地返津从业人员及其家属是否有发热、咳嗽症状,并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实行居家隔离,隔离期结束后没有异常方可安排上班。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岗前防疫知识培训,并配备必要防护用品,确保餐饮从业人员具备防护技能。从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每日晨检测量体温上岗制度,并做好记录。从业人员有乏力、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或者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全面清洗消毒:
餐饮单位开业前,要对食品制作场所、设施设备、餐具用具、就餐场所等进行全面有效的清洗消毒。对贮存的食品原料进行全面清查,对过期、变质、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原料予以清除。查验畜禽肉类产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文件是否齐全、来源合法、安全可溯,对无合法来源手续和未经检验检疫的肉类产品予以废弃处理。开业后,要每天对食品处理区域、就餐区域、人员通道、食品货梯等场所进行通风、清洁和消毒。
推行公筷公勺:
餐饮服务单位要全面推行公筷公勺,对于合餐顾客,必须做到“一菜一公筷、一汤一公勺”,或者“一人一公筷、一人一公勺”。有条件的餐厅要积极推广分餐制。
严格就餐过程安全管理:
在疫情防控解除前,禁止接待大规模聚餐活动。要严格按照规范使用消毒液体,避免消毒液体接触到菜品、成品。严格执行扫码进入的规定,张贴“津门战疫”小程序二维码,所有人员扫码后方可进入店内,并安排专门人员引导、辅助不会操作人员进行登记。
这些措施体现了天津餐饮行业在疫情期间的积极应对和严格管理,旨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和餐饮服务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