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疫情防控如何做到
餐饮行业在疫情防控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人员管理
掌握员工近期外出情况,并做好汇总登记。
对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员工,应按规定居家观察14天或及时就诊,待确认传染风险排除后再返回工作岗位。
每天对在岗员工进行晨检记录,员工每天进入工作场所前应进行体温检测和健康监测,正常方可进入。
在岗员工应配戴口罩上岗,并及时更换口罩。
员工除戴口罩外,还应加强洗手并增加消毒频次。
建议员工每人有两套工作服以便交替使用。
建议就餐区域入口处设置体温检测设备,对到店消费者进行体温测量。
如有员工宿舍,应每天对宿舍进行不少于1次的清洁消毒和通风管理。
餐具、工具和布草管理
确保餐用具严格清洗消毒后使用。
厨房内使用的器皿在每次工作结束后及时清洗消毒。
餐厅里使用的布草,可高温蒸煮15分钟以上进行消毒,或在75℃热水中洗涤30分钟以上。
每天应对外送餐食的保温箱等进行清洁消毒,建议每天消毒不少于3次,其他每天不少于1次。
对冷冻冷藏和保鲜设备应进行检查、维护保养,并确保清洁卫生。
店内应配备有抑菌作用洗手液和手部消毒化学品。
环境管理
加强就餐场所和加工场所的空气流通,增加空气过滤器的清洁消毒和更换频次。
保持大厅和电梯口等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
公共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
顾客管理
顾客进入餐厅需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码,并测量体温,正常者方可入内。
顾客摘下的口罩可放在一次性塑封袋中。
推荐顾客使用手机自助点餐,使用公筷公勺。
减少座位数量,增加隔板等方式实现社交距离的保持。
建立专门的外卖取货点,然后由顾客自行取餐,推广无接触配送。
应急措施
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对进入餐厅的顾客、网约配送员等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核验健康码。
一旦发现疫情相关症状的顾客或员工,能够迅速行动,采取隔离、就医等措施。
宣传教育
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鼓励员工和客户学习疫情防控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通过以上措施,餐饮行业可以有效降低病毒传播风险,保障员工和顾客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