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观测测中误差
测绘观测中的中误差是指 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同一观测对象进行多次独立观测,并获得多个观测值时,每个观测值与真值之间存在的真误差。中误差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在数学中称为标准差,在测绘学中习惯称为中误差。它是一种衡量测量精度的数值指标。
中误差可以用来描述不同类型的测量误差,例如边长中误差、测角中误差、坐标中误差、点位中误差和高程中误差等。此外,相对中误差也是常用的衡量测量精度的指标,它是中误差与其相应的观测值之比。
在测量中,真误差是观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而中误差则是真误差的一种度量。由于真误差通常难以确切知道,因此中误差常常通过最小二乘法求得的观测值改正数来代替。
误差按照其性质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系统误差是指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时,误差出现的符号及大小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的误差,具有累积性。偶然误差则是指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时,误差的符号和大小都具有不确定性,但就大量观测误差总体而言,又服从于一定的统计规律性。
在测绘观测中,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需要采取措施减少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影响,例如定期检验仪器、规范作业方式、计算改正数以及通过重复观测来部分抵消偶然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