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邑简介
高邑县位于 华北平原西部边缘,太行山脉东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具体来说,高邑县地处北纬37°33′~37°42′、东经114°26′~114°43′之间,北靠元氏县,南接临城县,西临赞皇县,东与赵县、柏乡县毗连。南北长16.5公里,东西宽23.75公里,总面积211平方公里。
高邑县历史悠久,古称“鄗”,春秋时期属晋国,战国时期先后隶属于赵国和中山国。公元25年,东汉光武帝刘秀在高邑城南“千秋台”登基称帝,诏改“鄗”为“高邑”,县名沿用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高邑县辖5镇,107个行政村,4个自然村,2023年常住人口20万人,全县耕地20.91万亩。2023年高邑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0.8亿元,增长8.5%;全部财政收入完成8.62亿元,增长10.3%;2023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2111万元,增长4.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37518元、20574元,同比增长6.9%、7.2%。
高邑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迹。境内现存中山国房子郡遗址、刘秀登基台、南星书院等历史文化遗迹。此外,高邑腰鼓、南岩乱弹、庄头剪纸、哨营猫头靴等民间艺术及传统手工艺分别被列入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邑县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气候,年平均温度13.4度,平均年降雨量489.8mm,年日照时间2093.6小时,平均无霜期221天。地下矿产资源丰富,西部丘陵地带蕴藏着丰富的陶瓷黏土、紫砂陶土、电解石及建筑用砂等10多种矿产资源。
高邑县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四通八达。京广铁路、石武高铁、京港澳高速、107国道、纵贯南北。地下矿产资源丰富,西部丘陵地带蕴藏着丰富的陶瓷黏土、紫砂陶土、电解石及建筑用砂等1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陶瓷黏土和紫砂陶土质地优良,大部分可露天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