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池过滤池做法和方式

鱼池过滤池的做法有多种,可以根据鱼池的大小、预算和需求选择不同的方法。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鱼池过滤池做法:

1. 生态过滤池

利用盆栽作为过滤器,根据鱼池大小放置不同数量的盆栽。盆栽可以吸收水中的微生物和有害的胺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选择生长速度快的盆栽,如辣椒、绿萝、果树、瓜类等。还需要配置植物灯来加速植物生长,释放更多氧气。

2. 溢流式鱼池过滤系统

设计包括沉淀仓、竖管仓、物理过滤仓、生物生化仓和清水仓。通过水泵和水循环系统,使鱼池的水不断循环流动过滤。每个过滤单元里有许多有大量孔隙的过滤材料,利用过滤材料的吸附和阻隔,把水流里的杂物停留在过滤材料上,最后用水泵把清水仓的水抽回鱼池。

3. 家庭院子鱼池自制过滤系统

按照比例大小过滤池跟鱼池比例1:5左右,一般鱼池过滤以溢流过滤为主,设置五仓过滤系统—排污、沉淀、物理、生化、清水等几个仓。使用PVC水管进行布管,并在鱼池主体中隔出过滤池,放入过滤材料、循环泵、杀菌灯等。

4. 鱼菜共生过滤系统

结合鱼菜共生的理念,有沉淀仓、物理粗滤仓、精过滤仓、生化仓、清水仓,还要有循环泵、杀菌系统等。鱼池排泄物通过地下管道排到沉淀池,为蔬菜提供养分,蔬菜吸收对养殖无益的成分,过滤的水再循环回养殖池。

5. 简单物理过滤

利用各种过滤材料或辅助剂将水中的尘埃、胶状物、悬浮物、树叶等除去,以保持水之透明度。标准装置是将水由下往上通过过滤槽的方法。

6. 化学过滤

利用滤材将溶解在水中有害于鱼类的各种离子化合物或臭气等,以吸收法除去的过滤方法。一般使用的滤材有活性碳、Zeolite、Refesh、鳞王(麦饭石)等。

7. 生物过滤

结合物理学及生物学来对鱼池进行净化,既对鱼池起净化作用,且能让水体自行循环和增氧作用,给鱼儿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8. 植物过滤

利用水中植物吸收鱼类的排泄物所产生的有害因子,如浮萍、石菖等。浮萍宜置于前段过滤槽上面,石菖则宜种植于过滤槽与水池之间的水道中。

9. 滴流过滤法

将物理过滤和生物过滤合在一个过滤槽中,分成几层,上层为物理过滤层,主要摆放滤材如过滤棉、生化棉;下面几层分别安放生化球、藤棉、玻璃环、石英球、细菌屋等滤材。通过水泵把水从鱼池抽到滴流箱顶部,水满后自然滴入首层滴漏槽,经过滤材后流到下一层,最后流回鱼池。

10. 生态鱼池过滤系统

由沉淀仓、物理过滤仓、生化过滤仓、排污仓及清水仓、植物性水道六部分组成。鱼池主体通过底排管连通至过滤池沉淀仓,经过物理和生化过滤后到清水仓,再通过水泵抽到植物性水道,经水生植物吸附后流回主池。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制作。建议在选择过滤系统时,考虑鱼池的大小、养殖密度、预算等因素,并进行充分的规划和测试,以确保过滤系统能够有效地净化水质,为鱼儿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