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糖的做法

传统土法熬制工艺

溶糖:

将白糖与水按10:2.5的比例煮沸,使用蛋清水(1个鸡蛋调清水5kg左右)提纯,然后起锅过滤。

熬糖:

糖浆提纯过滤后回锅熬制至105度左右,将糖浆滴入冷水碗内,用手转揉成软团时即可出锅。

生冰:

使用口大底小的金属桶具或金属盒钵,容器口交叉搁置2根竹(木条),在竹木条上对称系上四根麻绳,垂直于容器中。容器备好后将糖浆倒入容器中,在容器周围壅糠壳,上面用纸或布覆盖,并以糠壳壅盖其上,冬季宜多,夏季宜少,以适应生冰温度的需要。

出冰:

糖浆在容器中盛置7天(不能振动),结晶成冰糖,出冰时去掉容器上的覆盖物和壅护的糠壳,舀去结晶体附近的底冰,将容器倒扣在有木架的缸上,滴净余水后,用木棒轻敲容器周围和底部,冰糖即可脱出。

养晶工艺

1. 将纯净砂糖溶解成70-72度的过饱和浓厚糖液(105度左右)。

2. 注入浅盘中,置于50-70度室内架上,约2周即可生成巨大结晶。

3. 经过分蜜、洗糖、干燥即得冰糖。

吊线工艺

1. 将纯净砂糖溶解成70-72度的过饱和浓厚糖液(105度左右)。

2. 冰糖液注入桶或桶形容器中,在桶内吊上绵线(根据桶的大小排列不同的绵)。

3. 经过1周左右,在线上就会长出(结晶出)很多冰糖(俗称柱冰),同时在桶的边缘也会形成一些结晶冰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