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柩的做法
灵柩的做法涉及一系列传统仪式和风俗,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习俗的详细描述:
暖穴
在墓穴内烧火,称为“暖穴”或“暖窝”,寓意逝者冥界生活温暖舒适。部分地区会在暖穴后倒些草木灰,象征烟火不断和生活美满。
送葬
送葬队伍到达墓地后,杠夫会调整灵柩方向,使其对准墓穴。灵柩的头部朝北,尾部朝南,逝者面朝东南,象征转世为人。
杠夫用两根粗大麻绳,分别穿过棺木的前后底,并缠绕在杠床的竖杆上,形成滑轮系统。通过拉动绳子,将灵柩缓缓放入墓穴。
放灵柩
灵柩放入墓底前,需要端正方位,确保不偏不斜。常用方法是通过抖动麻绳调整位置,若不行则使用杠杆和墓坑土帮拨正。
灵柩放好后,亲属会在墓穴周围表演最后的哭泣,并焚烧纸制冥器,乐队吹奏最后一支丧曲。
墓穴准备
墓地选择在地势宽广、山清水秀的地方,寻找生气凝结的吉穴。墓穴底部铺垫竹子或光滑的小杉树,灵柩上首搁在上面,再用撬棍推入墓穴。
墓穴内还要放置陶瓷罐和豆油灯,罐上放一盏豆油灯,称为长明灯,象征永恒的光明。
祭祀和仪式
下葬前,孝子要烧香点烛行开山礼,有的地方请地仙并画太岁,避开太岁的方向。在墓穴前后打木桩,孝子挖三下,然后八仙进行挖穴。
下葬时,长子先进墓室,在其他人的帮助下将灵柩扛挪到阴阳先生划定的线上。盖上铭旌,放置灵牌、墓志砖和阴间地契,点燃长明灯,摆上献饭和饭碗,最后用土或石板封闭墓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