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头榫的做法
夹头榫是一种用于桌案结构的榫卯结构,其做法如下:
结构特点
四足在顶端出榫,与案面底面的卯眼结合。
腿足上端开口,嵌夹牙板和牙头。
优点包括加大案腿上端与案面的接触面,增强刚性结点,使案面和案腿的角度不易变动,并将案面上的承重均匀地分散到四足上,使结构更加稳定、牢固且美观。
常见形式
牙板和牙头为一联:常见于明代黄花梨家具,是典型的“苏作”工艺。
牙板和牙头分开做:常见于“苏作”的油桌或小条案。
牙板和牙头交替出现45度割角线:是一种很地道的做法。
具体做法
正面牙条下不设枨子,只侧面设枨子一根或两根:这是明代夹头榫最常见的做法。
四足上端嵌夹牙头,案正面有单枨,侧面有单枨或双枨:这种做法在明式家具中也有遗存。
四面设枨子:虽然能增加稳定性,但也妨碍就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