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加强带做法

膨胀加强带的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设置位置 :膨胀加强带应设置在混凝土收缩应力发生的最大部位,通常为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在顶板长度和宽度方向上,每隔不大于60m设一条加强带,带宽2m。

材料选择:

膨胀加强带采用比浇筑混凝土高一等级的膨胀混凝土,膨胀系数万分子4~5。带内混凝土的膨胀剂掺量比带外混凝土高2%。

构造措施

止水带:

在加强带内设置一条止水带(2cm×3cm),以防止水分渗透。

钢丝网:采用双层镀锌铁丝网(铁丝直径1mm,孔径3mm×3mm)沿加强带两侧安装,以隔离带内外的混凝土。

附加钢筋:加强带两侧分别架设密孔钢丝网,防止带外混凝土流入加强带内。同时,加强带内梁箍筋间距为100mm,并增设附加钢筋,伸入加强带两侧各1000mm。

浇筑方法

连续浇筑:膨胀加强带采用连续施工方式,从一侧开始浇筑,分层梯式前进,每层混凝土振捣密实。

分隔浇筑:在浇筑到加强带时,采用高一个等级的膨胀混凝土施工,浇筑至另一侧时又改用普通混凝土,如此循环直至连续浇筑完毕。

养护措施:

为确保膨胀剂效能的充分发挥,混凝土浇注后必须采取切实可靠的保温、保湿养护措施进行充分的养护。

通过以上步骤,膨胀加强带可以有效减小混凝土收缩应力,提高混凝土的抗裂、防渗性能,从而确保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