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挡土墙做法

混凝土挡土墙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方案设计

根据具体需求和工程条件选择挡土墙的类型,如重力挡土墙、加筋挡土墙或挤土挡土墙。

确定挡土墙的高度,一般不超过6米,超过6米需采取横向加筋和反作用支护等措施。

根据土体的坡度和抗滑力要求确定挡土墙的宽度,通常宽度应大于等于1/3的挡土墙高度。

对挡土墙的基底进行均匀夯实处理,并进行排水设计,防止水分侵蚀。

选择合适的墙体材料,一般为混凝土,可加入钢筋、纤维等材料以提高抗拉能力和抗震能力。

施工准备

清理施工现场,进行基底的夯实处理,保证基底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搭建模板,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安装。

准备好混凝土、片石及周转材料,并进行运输和堆放。

基础施工

测量放线,定出桩位中心线及开挖边界线。

基槽开挖,根据现场地质情况进行分段开挖,并注意排水和防止基坑坍塌。

地基承载力检测,确保地基满足设计要求。

基础立模加固,安装泄水孔,浇筑基础混凝土。

墙身施工

墙身立模加固,安装泄水孔。

浇筑墙身混凝土,注意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养护处理,保持施工现场湿润,根据混凝土种类和气候条件确定养护期限。

墙体表面处理,进行防水处理和涂料涂刷,提高耐久性和美观度。

质量检查与验收

检查各部分结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确保无蜂窝麻面、缺损等。

检查墙身几何尺寸和泄水孔的位置及坡度。

墙顶标高应满足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20mm。

墙后回填

挡墙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进行墙后填料施工。

填料应均匀摊铺平整,顶面横坡符合设计要求。

以上步骤需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规范进行,确保挡土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建议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验收,以保证工程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