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做法
氨基酸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制作,包括发酵法、酵素法、抽提法和合成法等。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制作实例:
大豆粉发酵制作氨基酸
原料:大豆粉(含水量为12%)、红糖、米醋等。
步骤:
将大豆粉与金宝贝氨基酸叶面肥发酵剂按1:100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
加入糖醋水将物料含水量调到55-60%。
静置发酵12小时,之后转移到水泥池或大缸中堆积发酵,保持温度在20-25℃,并翻倒一次以促进继续发酵。
当累计发酵温度达到600℃以上(约20-25天),发酵料成块且臭味消失时,停止发酵。
用5%的红糖水浸泡发酵好的肥料,提取氨基酸溶液。
豆粕和生物发酵剂制作氨基酸水溶肥料
原料:豆粕、生物发酵剂。
步骤:
将大豆粉10斤与生物发酵剂50克混合均匀,加水20斤搅拌均匀。
在20度以上密封发酵15天,期间搅拌一次。
发酵完成后,加水20斤搅拌均匀,过滤得到氨基酸水溶肥,可兑水300-500倍浇灌或冲施。
全营养型叶面肥制作
原料:红糖、磷酸二氢钾、尿素、芸苔素。
步骤:
将红糖50克用1斤温水化开,加入5克EM菌搅拌均匀,放置发酵7天。
将磷酸二氢钾40克、尿素30克、0.01%芸苔素10克加入发酵好的红糖液中,兑水30斤,均匀喷施于作物全株。
动物性氨基酸的制做
原料:鲜鱼副产品、红糖、水、海水、微生物(如EM菌、乳酸菌、酵母菌、曲霉菌等)。
步骤:
将原料混合,添加微生物,在常温下保管1个月至1年。
稀释1000倍后进行灌注处理,适用于叶面处理。
植物性氨基酸的制做
原料:豆荚、麻枯、果皮、米糠、糖蜜、微生物。
步骤:
将原料混合,添加微生物,进行发酵。
稀释100-500倍进行灌注处理。
这些方法中,发酵法是一种常用的生产氨基酸的方法,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原料转化为氨基酸。酵素法和抽提法虽然也用于氨基酸的生产,但它们的应用相对较少。合成法通常用于特定氨基酸的生产,需要特定的酶和反应条件。
建议根据具体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氨基酸制作方法。例如,对于需要大量使用氨基酸的情况,发酵法可能更为合适;而对于需要特定氨基酸的情况,则可以考虑合成法或抽提法。